吐谷浑青海王慕容忠墓志
信息来源: 武威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: 2025-04-25 17:34

吐谷浑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,最初发迹于我国东北地区,后徙居西北。从20世纪初叶以来,先后在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南营乡青嘴喇嘛湾发现唐代吐谷浑王族的墓志9方,其中青海王墓志尤为珍贵,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
墓志为青石质,一合,呈正方形,边长60厘米,正中篆书“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”三行九字;四周刹面上饰以缠枝卷叶纹图案,雕刻精美,志底文字23行,满行24字,字迹雄厚端庄,反映了唐代的书法艺术。志文较详细地论述了青海王慕容忠的生平。慕容忠为诺曷钵与弘化公主长子,18岁授左威卫将军,尚大唐金城县主。后加镇军大将军,行左豹韬卫大将军袭青海国王,其坐镇金方,勇敢果决,忠诚备至,为朝廷解除了后顾之忧。由于吐谷浑史料缺乏记载,墓志不仅为了解慕容忠生平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,而且由于慕容忠生活在武则天统治时期,因此也是研究这一时期政治及唐与吐谷浑文化的珍贵资料。志盖书的“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“中的”大周”,就是武则天执政时期改的国号。同时,据史料记载,武则天还创造了许多文字,这块墓志铭中就使用了武则天创造的一些文字。如国家的“国”,四方框中上为“八”下为“方”,意为四面八方皆为国;年份的“年”由“千”、“万”、“万”、“千”四颗字共同组成,意为千万万千永为年。武则天创造的文字,出现在少数民族的墓志中,足以说明她所创造的文字,当时已在全国普遍使用。

本期武博珍藏到此结束,感谢您的观看,敬请期待下期内容。